第135章 135【观海潮】(1 / 2)

相国在上 上汤豆苗 3605 字 2天前

第136章 135【观海潮】

扬州,运司街。

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便坐落于此。

街口南北两端设圈门拱卫,北为拱极门,南立迎熏门,东边还有一座宾阳门,三座圈门由高墙相连,如瓮城一般将盐运司环护其中。

衙署外墙以青砖砌筑,黏合糯米汁与白灰,底部密植木桩加固,门楼高逾三丈,森严如堡垒。

正门为三开间门厅,门楣悬黑漆匾额,镌「两淮盐运使司」六字。门前踞一对石狮,怒目卷鬣,爪按绣球,威严肃穆。

盐运使乃从三品高官,比正四品的扬州知府高,因此盐运司衙门的规格建制比扬州府衙更高一筹。

入辕门后,衙署内部大抵分为三片区域,其一是以运使正堂为核心的政务区,其二是同知丶副使丶判官等属官的值房和居所,其三则是后院机要禁地,盐运司的内宅藏于其中,院中凿池引来小秦淮河的活水,又有太湖石迭山造景,颇有雅致气韵。

正堂之上,一位中年官员端坐主位,他身后悬着「盐政重地」匾额,其人须髯庄重,眉眼深邃,身着蚕绸锦袍,腰悬三品云雁纹银牌。

他便是两淮盐运使许观澜,表字仲泓,苏州府人氏,时年四十八岁。

先帝朝景云二十四年殿试,许观澜高中二甲进士,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丶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丶浙江盐法道道员丶两淮盐运司同知,于太和十三年升任两淮盐运使。

除去最开始在翰林院的几年,许观澜大半辈子都在和盐政打交道,两淮盐场在他的打理下日渐兴旺,如今逐渐逼近大燕盐税的四成,可谓劳苦功高,朝中传闻他极有可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虽说前程一片光明,而且他在这座扬州城内是排名第一的高官,但许观澜和一般趾高气扬的盐官不同,他习惯深居简出,极少参与盐商们的宴请。

纵如此,依旧没人敢轻视这位执掌两淮盐场的运使,盐商们的各种伎俩在他眼中无所遁形,当年他还是盐运同知的时候,便将刘乔郑王等一众大盐商收拾得服服帖帖。

「……运使大人,卑职当日好话说尽,薛同知依旧不肯松口,卑职只能无功而返。此番办事不利,请大人责罚。」

下首左侧,副使陈伦毕恭毕敬诚惶诚恐,与在薛淮面前的飞扬跋扈截然不同。

许观澜用茶盖轻轻拨动着盏内漂浮的茶叶,良久才说道:「你为何要在薛同知面前下令抢人?」

陈伦面色一僵,小心翼翼地说道:「卑职唯恐辜负大人之托,故而当时一激动便失了分寸。」

许观澜抬眼看向他,平静的目光却让陈伦如坐针毡,他缓缓道:「那为何要临阵退缩?」

「当时……当时薛同知以身做盾,卑职委实不敢伤害他。」

陈伦额头上沁出汗珠,嗓音也变得沙哑。

「临行之前,本官对你说过,此行目的在于试探薛同知的底细,胡家的生死并不重要,而你显然将本官的叮嘱抛之脑后。」

许观澜放下茶盏,淡淡道:「与你相比,赵琮就要机灵很多,他没有一上来就态度强硬,给自己留了不少馀地,所以最后走的时候风轻云淡。你却前倨后恭狼狈不堪,将盐运司的脸面都丢光了。」

陈伦再也坐不住,起身赔罪道:「卑职愚钝,有负大人期望!」

「现在说这些场面话有何意义?」

许观澜看了一眼下首右侧端坐的刘傅,继而道:「下去好好反省。」

「卑职领命。」

陈伦满面愧疚地行礼告退。

堂内十分安静,刘傅恭敬地说道:「运使大人,其实此事也不能全怪陈副使,谁也想不到薛同知竟然骨鲠若此,连盐运司的面子都不给,真是官场中的异类。」

许观澜轻笑一声,看向老人说道:「旁人想不到不稀奇,你也想不到?」

刘傅准备好的说辞登时卡在嗓子眼。

他明白许观澜这是在敲打他,先前胡全上门求援,他靠着这些年积攒的人情,请动陈伦和赵琮出面,想着他们能救下胡家父子最好,就算救不回来,至少也会让这两处实权衙门与薛淮交恶。

当下许观澜的表态则是在告诫他,这种小心思大可收起来。

刘傅虽然有些尴尬,但心里并不畏惧,盖因许观澜不可能是事后察觉,既然他明知这里面的弯弯绕,依然派陈伦走一遭,那就表示他不会和薛淮坐在一张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