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营之中,因登极赏赐迟迟未发,有数人鼓噪生事,都被营官直接拿下了。」
「另,近日京中有人四处张贴揭帖,上书『白勒降世,大明将亡』等语,目前正在追查。」
听到这里,王体乾终于睁开了眼,声音里透着一股寒意:
「这等动摇国本的妖言,就只是『正在追查』?传令下去,着重去查!务必把源头给咱家挖出来!」
「是!」负责的档头吓得一个哆嗦,连忙叩首。
十二个档头一一汇报完毕,大堂内重新陷入了死寂。
王体乾的手指在太师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这还是他从新君处学来的手段。
他没有立刻发作,而是等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就这些?」
两个字,却让堂下跪着的众人齐齐一颤。
王体乾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停留在为首的「子」字班大档头身上。
「韩爌丶刘鸿训丶成基命……这些陛下钦点的起复重臣,入京之后,都有些什麽动静?」
大档头连忙回道:「回督公,这几位大人入京之后,皆是深居简出,除了少数几位故旧门生登门拜访之外,并无太多走动。」
「并无太多走动?」王体乾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拔高,「咱家将你们养在京城,不是让你们说这些废话的!」
「善弈者谋势,不争一子。这些人都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狐狸,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关系到朝局的走向。你们却只告诉咱家,他们没怎麽动?」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失望和不满:「不是他们没动,是你们的人手不够,跟不上,看不清!」
「给咱家加派人手!他们每日见了谁,说了什麽,吃了什麽,府里有什麽人进出,都给咱家盯死了!一只苍蝇飞进去,咱家也要知道是公是母!」
此话一出,堂下顿时一片死寂。
「子」字班大档头浑身一颤,头埋得更低,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督公……恕罪。卑职……卑职无能。」
他停顿了片刻,似乎在鼓起巨大的勇气,才用一种近乎耳语的声音继续道:
「督公明鉴。如今要监控全城官民,又要加派人手去盯那些入京的士子丶京中官员……眼下京中士子已有近两千人,到明年春时,更是会有四千馀人……我东厂上下,满打满算也就千馀人,实在是分身乏术。」
他不敢再多言,只是将头重重地磕在地上,长跪不起。
王体乾身旁的小太监正要呵斥,却被王体乾一个眼神制止了。
大堂内的气氛,凝固到了极点。
就在众人以为王体乾要大发雷霆之时,他却忽然笑了。
他摆了摆手,用一种温和得近乎慈祥的语气说道:「都起来吧,你们的辛苦,咱家都看在眼里。」
「人手不足之事,咱家晓得了。待会儿见了陛下,咱家会为你们请功,讨些赏赐下来。」
他脸上的笑容越发和煦,「不过,差事还是要办好。诸位都是我东厂的栋梁,咱家信得过你们。继续努力,莫要让咱家失望,也莫要让陛下失望。」
一番话,软硬兼施,恩威并用。
十二名大档头如蒙大赦,又是一番程序式的叩首谢恩。
这时,旁边的掌刑千户躬身递上一本薄薄的册子,恭敬道:「督公,方才所言之事,皆已记录在案,更新完毕了。」
「另外,今日京城物价,因秋粮入市,粮价微降五文。但因临近入冬,棉花丶炭火等物,价格皆涨了一文。」
王体乾接过册子,仔细地翻看起来。
许久,他才合上册子,缓缓起身。
「咱家先入宫去了。」
他整了整衣冠,最后扫视了一眼堂下众人。
「有大事,立刻来报。」
「恭送督公!」
众人齐齐叩首,山呼之声,在大堂内回荡。
王体乾不再言语,转身走出大堂而去。
一众太监紧随其后。
小厅里,岳武穆的画像在昏暗中静立。
画像前,香炉里的青烟袅袅升起,盘旋着,缭绕着,最终,也消散于半空之中。
英雄的目光,依旧坚定地凝视着远方,不知是在看这王朝的命运,还是在看这人间的沉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