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摆烂的蒙巴顿(1 / 2)

法兰西之父 青山铁杉 3485 字 12小时前

第219章 摆烂的蒙巴顿

蒙巴顿的脸上就差写明了不感兴趣,他本来就是被逼着来的,都已经在地中海服役,展望自己的海军生涯,却被艾德礼政府以英属印度需要一个有名望的,广泛受到尊敬的人坐镇为理由,逼着来到了这里,谁稀罕?

一旦印度独立,他的名字必将和大英帝国的明珠脱离绑定在一起,更别提这一次印巴分治导致的数十万死亡数字,将会伴随他的一生。

此时的蒙巴顿除了想要早点走之外,对其他事务兴趣缺缺。

法国人爱做什麽就做什麽,难道为了还有一个星期就要独立的殖民地,在继续过去八百年的旧事,两个已经快成为明日黄花的殖民国家,为了即将独立的殖民地再来一场?他现在就想要睡觉。

「总督。」伊斯梅爵士不由得开口提醒,不要忘记大英帝国的交付的任务,以及本届政府对蒙巴顿的期待。

「知道了。」躺平中年蒙巴顿总督满脸的不耐烦,让巴伦和伊斯梅两个英属印度的文官首脑先闭嘴,他成功了,因为走遍整个大英帝国也没有几个比他身份更高的人,「等我睡醒了,以我的名义邀请法国总督谈一谈。」

巴伦想要开口要在劝,被伊斯梅拉住了,开口回答道,「那麽总督,你先休息,等到缓解了疲惫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

离开蒙巴顿房间,巴伦爵士才满脸的不耐,「这是对大英帝国的挑衅,从拿破仑战争之后最为明目张胆的挑衅。」

「你说的都对,但是,没这麽简单。」伊斯梅和巴伦不同,他长期都在英国本土工作,两次都是随着蒙巴顿来英属印度上任的,对于本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的影响,远比巴伦这个几乎在英属印度安家的人了解更深。

光是美国突然终止《租借法案》,使英国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这一条,就把英国压的喘不过气来,英国之后被迫向美国申请一笔条件苛刻的巨额贷款,总数为三十七点五亿美元,现在的英国几乎被美国挟持了。

虽然有加拿大愿意扶英国一把,提供了不附加条件的十二亿美元贷款,但是英国现在明显回避和美国的对抗。

虽然也有声音要联合法国报团取暖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两种声音声量都很大,反而让英国陷入了为难当中。

英国只是建筑物的损失比法国少一些,但是伤亡和法国几乎相等,至于殖民地问题,法国可以扑灭法属印支的反抗,英国就可以扑灭十倍于法属印支的英属印度反抗?

巴伦爵士还保留着一丝日不落帝国的骄傲,并不知道本土现在的艰难,戴高乐和艾德礼首相都进行了国有化,但不同的是戴高乐又直接国有化的威望,艾德礼首相的国有化则是通过赎买的方式进行,光是这一项英国就不知道比法国多出多少花费。

区别在于,战前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已经被清算,新上来的戴高乐以及戴高乐的支持者,是可以只用政策来推动国有化,可英国的政治体系仍然是从战前维持下来,首相一声令下开始国有化运动的基础根本不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而言,是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赢得了战争,却输掉了帝国和世界领导地位。

「可法国呢?他们的损失不是更大?」巴伦爵士忍不住反问,就算伊斯梅说的是真的,英国还要向法国低头麽?

「法国的问题贝当和达尔朗已经负责了。」伊斯梅平淡的回答,他只说了半截话,难道现在英国的情况还能让邱吉尔去负责麽?

其实比较英属印度和法属印度的面积,两国的总督当然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物,可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英国就是要礼遇这个总面积忽略不计的法属印度总督,搞明白法国人到底想要做什麽。

不只是英属印度总督府关心,关心的还有尼赫鲁丶帕特尔等国大党的高层,在他们眼中巴基斯坦都是一个无法长期存在的国家,更别提处在印度复地,被团团包围的海得拉巴。

但是英属印度总督府和国大党的关切,注定是没有结果的,法国人的态度绝对良好,堪称是外交典范,但是这件事涉及到了钱,这不是简单的问题。

既然英国已经在独立后的印度和土邦之间做出了选择,就不应该干涉法国的选择,印度即将独立,英国自己都要退出次大陆,还想干涉法国。

「法国人似乎认为英国的态度已经不重要了。」英属印度高级专员巴伦忍不住对法属印度高级专员弗洛索瓦冷淡的道。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其实你和我,英国和法国,都没有世界大战之前这麽重要了。」弗洛索瓦不咸不淡的回答道。

比起两个总督的谈话,两个高级专员的对话更加激烈一些,英国觉得自己稳吃法国,但此时的法国显然并不这麽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