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英属印度独立,世界第一殖民帝国的位置就易主了,英国还剩下什麽地方?其实就剩下了非洲。
中东的保护国也在承受美国势力的侵袭,保护国毕竟不是殖民地,还要比殖民地的控制力度更低。
英法两国实际上已经退化成了在非洲大陆影响力的比拼,要是这麽看的话,法国一点也没有在意英国的必要。
更何况法国没有做什麽,巴伦的愤怒完全没有道理,法国只不过出售了二战时期的剩馀武器,甚至刻意避免了英美制造的武器。
印度人不了解没关系,英国也不了解麽?螺旋桨飞机在喷气机时代已然过时。
海得拉巴,凭藉一邦之力对抗整个次大陆的意志,近乎疯狂。
所以英国人愤怒什麽呢?是代替尼赫鲁和帕特尔愤怒麽?
巴伦似乎忘记了,英国在和法国外交领域冲突的时候,之所以一直占据上风是因为英国确实比法国强大,法国不但是相对弱小的一方,还总是被陆地上的邻国牵扯精力,但现在德国人已经趴窝了,英国已经和法国的处境相同。
那麽在这个时候,英国已经失去了原来对法国的国力优势,自然而然,在外交领域也别想得到什麽便宜。
「巴伦爵士,我们完全可以应付你几天,反正距离独立日已经越来越近了,这几天你们做不了什麽。但是我们没有选择这麽做,这是怀着坦诚的态度,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拿到一点利益,这不算什麽,尤其是想起美国独立的时候。」
弗洛索瓦高级专员提及了法国在美国独立时期做出的贡献,虽然美国今天的倒反天罡让法国同样十分尴尬,但只要尴尬不只是法国就行。
英法两个总督,就这一次法国突然和海得拉巴进行军火贸易的事情对话了许久,最终当然是没有什麽结果。
蒙巴顿只是答应伊斯梅和巴伦谈谈,至于是不是要谈出来什麽,他可没有做出什麽承诺。
蒙巴顿轻易就理解了法国人的态度,反正他本来也没准备要做什麽努力,只是得到了一个保证,那就是国大党要谈法属印度归属的问题,不能通过一些威胁的方式进行,法国可以接受法属印度自主选择归属,但不会接受被侵占。
这一点不管是尼赫鲁还是帕特尔,都必须明白,一旦发生武力侵占的事件,法国绝对不会当做没有发生过。
与此同时,遥远的德干高原,次大陆最大的土邦海得拉巴,一场旨在彰显武力的仪式也正式开始,整整三百架德法两国制造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并非在空中翱翔,而是在地面上——它们首尾相接,引擎依次启动,沿着主跑道和滑行道,排成了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钢铁洪流。
来自德法两国的驾驶员,正在进行一场大象漫步,发动机此刻低沉地咆哮着。
螺旋桨搅动着灼热的空气,排出滚烫的气流,让机场周围的草丛纷纷伏倒,落在了在跑道起点处的观礼台上,检阅的海得拉巴大君阿里汗的眼中。
当最后一架轰炸机也加入这钢铁的行列,整个机场的地面都在随之震颤。噪音达到了顶点,仿佛大地本身在咆哮。
「几天之后,米字旗就会从新德里降下,但是要在海得拉巴升起,肯定还是要经过一番严酷的考验才行。」科曼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正在漫步的机群,之所以做出这种展示,其实主要原因还是他本人没看过。
现在既然有了这麽一个机会,没有理由不过过眼瘾,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这可是现在次大陆首屈一指的空中力量。
「他们能够维持海得拉巴的存在多久?」在这个时候阿里汗并不想要问出这麽丧气的话,但他就是忍不住。
「我觉得采取震慑的策略,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有四五年的时间。」
科曼也不敢保证什麽,只能给出一个合乎逻辑的回答。如果法属印度那边的情报没有错,英国移交给印度的飞机只有两百架,还不如海得拉巴的规模。
同样也是以螺旋桨飞机为主,质量不占优势,数量还处在劣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