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领着玉钏进堂屋,见她手上还提着包裹,问道:「你这是带了什麽稀罕东西?」
玉钏解开包裹,见里面堆迭着不少崭新衣料。
说道:「马上就要过年,老太太出体己给宝二爷做新衣,太太便选了几块料子,让宝二爷挑喜欢的。
太太还给姐姐几个选了料子,你们瞧瞧稀罕哪块,年前还来得及下料做衣。」
方才抱头鼠窜的宝玉,躲在内室倾听,知道玉钏过来另有事情,顿时如释重负。
他听到玉钏嗓音清灵,十分悦耳,心中有些酥软,连忙出去说话,连去荣庆堂这茬都忘记。
又见玉钏身子窈窕,容颜秀美,双眸清亮,正和袭人翻弄衣料。
当真说不出娇俏可爱,比她姐姐还胜几分,心中忍不住生出一份倾慕。
笑道:「原来是玉钏妹妹来了,这大冷天让你来回跑腿,要是冻着了可怎麽好。
春燕,快去给玉钏妹妹上杯热茶,喝了也好暖暖身子。」
袭人听了心中古怪,二爷老毛病又犯了,见到标致的丫头,就忍不住要招惹。
当真有些记吃不记打,当初金钏的事莫非都忘了。
玉钏可不比她姐姐,一贯油盐不进,从来远着二爷,只怕心里嫉恨金钏的事,二爷还要自讨没趣。
……
如今袭人也算回过神,原本看到彩霞竟然一索得孕,以为宝玉不举之症已痊愈。
没想她和彩云几番验证,发现他依旧是不中用的。
也不知彩霞走了什麽时运,竟能枯木逢春,遇见千载良机……
只是二爷虽是银样鑞枪头,可是每见到漂亮丫头,依然如故,一味瞎起劲,不知是什麽道理?
还常让小丫头去荣庆堂走动,得知家中姑娘们过来,便巴巴的要去赶场……
玉钏见宝玉言语无状,毫无忌讳,神色发痴,竟叫自己妹妹,不禁寒毛直竖,心里说不出膈应。
她忍不住后退一步,说道:「宝二爷可不要混叫,我就一个奴才丫头,你叫什么妹妹,也不怕别人闲话。
二爷的病倒好的挺快,我回去告诉老爷,让老爷也好放心!」
宝玉一听这话,脸色大变,马上慌神,苦着脸说道:「玉钏姐姐,我说错话还不行吗。
其实我病还没好,还在床上歪着,是听见你过来,担心失了礼数,才出来说话,你可不要和老爷乱传话……」
袭人在旁有些忍笑,没想玉钏平日话不多,口齿竟颇为厉害,一句话就辖制住二爷,慌得二爷妹妹变姐姐。
玉钏不耐烦说道:「二爷还是别说这些散话,快些挑好料子,我好回去和太太交差。
袭人姐姐,你和彩云丶彩霞也挑合意的料子,我好回去一并回话。」
袭人说道:「彩云倒在家,只是彩霞去大悲寺拜送子观音,一时还回不来呢。」
玉钏奇道:「彩霞不是怀了身子,还听说她害喜厉害,怎麽这样就出门了?」
袭人脸上笑容有些僵硬,说道:「最近没害喜了,所以才去拜庙里祈福,等身子再粗些,可就出不来门了。
我们做奴才丫头的,能给爷们生下男胎,可是一辈子大事,她自然不会怠慢,怎麽都要去拜神的。」
袭人嘴上说的体面,心中却酸涩入骨,当真说不出的妒忌,只是也无可奈何,谁让自己肚子不争气。
玉钏听了也不在意,只让袭人帮彩霞选便是。
宝玉虽喜玉钏秀美可爱,但实在有些不好招惹,她要去老爷跟前多嘴,自己可要糟糕。
有些无聊的上前挑衣料,看到块玫红竹纹暗花布料,十分鲜亮耀眼,笑道:「这块料子倒是极好。」
玉钏眉头一皱,心中迷惑,忍不住说道:「宝二爷,这料子是丫头姑娘穿的,二爷要穿也该挑正红色。」
宝玉一下醒悟过来,尴尬笑道:「我知道这是姑娘穿的,我只是说它好看,又不是自己要穿。」
袭人心中古怪,连忙岔开话题,挑了一块宝蓝团花料子,说道:「二爷,这块料子挺好的。
以前我倒见识过,这是姑苏出的上等迭缎,价格可不便宜,二爷穿了一定好看。」
宝玉看了那料子一眼,觉得颜色平淡,不够红俏喜人。
皱眉说道:「这颜色实在不好,一股子须眉俗气,禄蠹之徒才喜欢,没有半点精气神。」
玉钏听了心中不服,觉得她带来的料子,就这块最贵气好看,宝二爷什麽眼神,竟然觉得俗气,乱七八糟。
她心中突然冒出念头,琮三爷长得好看,要是用这料子做衣,他穿着一定特别神气……
宝玉翻来找去,有些意兴阑珊,最后挑了块正红料子了事。
等到袭人和彩云挑好料子,玉钏收拾包裹利索离开,想去梨香院找姐姐说话,一刻也不愿多待。
宝玉望着玉钏的背影,有些长吁短叹,袭人和彩云知道他性子,也不愿多做理会。
……
荣国府,东路院。
玉钏离了宝玉院,便去梨香院找姐姐金钏说话,姊妹两个话题自然说道秦勇。
自那日东路院事发,时间已过去多日,镇安府大索全城,一直没将秦勇缉拿归案。
但是不管如何,即便秦勇逃脱,必定也会远离神京,犹如丧家之犬,生死寄于一线。
加之秦显夫妇已被发落通显农庄,从此不能再踏入贾府,秦家已被彻底扫地出门。
玉钏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两姐妹言及此事,都是欢喜雀跃,心中对贾琮都感激万分。
玉钏告辞姐姐返回东路院,刚到黑油大门口,看到个脸生的妇人,在和外院婆子说话,手上还拿着个包裹。
玉钏稍许看了几眼,她正心情愉悦自不在意,嘴里低哼着小调进了院门。
……
东路院,赵姨娘院。
赵姨娘得了女儿探春吩咐,这几日将儿子看的很紧。
即便贾环伤势大好,已经走动无碍,也被她拘在房里读书,连院门都不许出一步。
原本按着贾环的顽劣性子,赵姨娘还不定能管住他。
但贾环遭受挫折,被父亲打成重伤,又得探春循循善诱,诸般因果交集,竟真的收拢心思,与以往已有改观。
赵姨娘去东厢房看了两回,都看到儿子趴在书案上,拿着书本在哪里摇头晃脑。
她见了心中畅快,走回正房门口,靠着门栏磕着瓜子,心中做着儿子进学中举的美梦。
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种,有一日能骑到宝玉头上,得了老爷器重夸赞,保准太太恶心憋屈到上吊。
想到这些天大好事,她忍不住笑意盈盈,高兴的差点喊叫出来。
正在她自己得趣,见院门口进来个婆子,赵姨娘认得她是外院门房老婆。
那婆子手上还提着包袱,笑道:「姨娘,方才城东金袖号送了成衣,说是姨娘在店里定做。
我看门正好遇到送衣婆子,便给姨娘送来内院了。」
赵姨娘心中奇怪,自己并没在金袖号做衣,怎店里衣服送到自己头上?
不过她是个八卦性子,平时还爱占些小便宜,有人白送衣服,她是不会错过的,总之必定要翻开看看。
她一把接过婆子手中包裹,兴致勃勃的打开。
见里头是件崭新圆领袍,用的上等雨天青暗纹软绸,看起来很是养眼。
她不由心中欢喜,正好可顺来给儿子穿,突然在袍子中翻到一物,脸色不由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