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风送王孙去(1 / 2)

荣国府,东路院,赵姨娘房。

赵姨娘原本以为占到便宜,心中颇为沾沾自喜。

等看到那袍子夹着的物事,已忍不住吓了一跳,心中不由泛起惊恐。

她慌忙把包裹捂紧,脸上浮出一丝强笑,对那婆子说道:「没想到金袖号手脚挺快,这才两天就做好了。

那婆子赔笑道:「这袍子好贵气的货色,价钱必定不低的,姨娘出手大方,也着实疼自己哥儿。」

赵姨娘僵着脸笑道:「就养了这麽个小子,自然要宝贝些。」

她连忙转身回房,从钱匣里抓了把铜钱,又觉得太多了些,实在有些舍不得,又放回去一半。

出门一把塞在那婆子手里,说道:「劳烦你跑一趟,这些铜子赏你打酒吃。

这事就别对人瞎说,太太知道嫌我乱花银子。」

那婆子笑道:「姨娘放心就是,帮姨娘跑腿是应该的,哪里就会多嘴多舌。」

赵姨娘打发走那婆子,重新回房打开包袱,从那件圆领袍里拿出一个翠绿色香囊。

嘴里轻声咒骂道:「这死丫头简直胆大包天,难道她想害死我和环儿!」

赵姨娘方才打开包袱,看着这个翠绿色香囊,一下便想到这袍子来历。

儿子贾环有个同样的翠绿香囊,还曾和自己吹嘘,是彩霞亲手做了送他。

后来这翠绿香囊被儿子弄丢,他还不自在了两天,所以赵姨娘对这事记得清楚。

方才这袍子里夹着的香囊,和贾环原先那个翠绿香囊,手工样式一模一样,赵姨娘一眼看出是彩霞做的。

嘴里又忍不住低声叨叨:「这不要脸的丫头,自己被宝玉睡大了肚子,还想着来招惹环儿。

她不看看自己住在哪里,西府进出这麽多人口,她敢做这种骚呼呼的事。

要是被人不小心看到,环儿可就被她生生毁了,老娘还等着他给我中秀才长脸呢!」

……

赵姨娘自己碎嘴,突然门口人影一闪,贾环竟走了进来,赵姨娘吓得一哆唆,连忙把翠绿香囊塞进衣袖。

骂道:「你这蛆了心的东西,不好好读书,又出来瞎晃悠,小心三丫头知道揍你!」

贾环苦着脸说道:「姨娘,我辰时三刻起身,已经读了一个半时辰,腰背都坐酸了。

宝玉那货读书一个月,还没我一天读的多,我又不是牲口,总该让我歇一歇,喘口气。」

贾环懒洋洋说着话,突然看到桌上包裹,他好奇拿起里面的袍子。

在自己身上比划,笑道:「这袍子做的可真体面,还是姨娘疼我,过年不忘给儿子做新衣。

儿子过完年要进国子监上学,那里面可都是体面读书人,儿子正该穿戴齐整些,这袍子倒是正应时候。」

赵姨娘不耐烦的说道:「你要穿便穿,哪里这麽多废话。」

她又不忘加上一句:「如今你算知道了,只有老娘我才想着你,这是我帮你新作的,你只要争气读书就行。」

等到把贾环打发去读书,赵姨娘独坐思虑片刻,想到西府那个地界,里外长了多少算眼睛,终究还是不放心。

她对着外头喊了一声:「小吉祥儿,又死到哪里去了!」

赵姨娘话音刚落,一个小丫鬟不知从哪角落钻出,嚷道:「姨娘我在呢,什麽事要使唤我。」

赵姨娘从钱匣翻来找去,捡出一块三两银子,说道:「你去金袖号跑一趟,给环哥儿做一件圆领袍子。

用上等雨天青暗纹软绸,不许用错花色,让他们手脚快点,除夕前一定做好!」

……

伯爵府,贾琮院。

日落西山,红霞满天,贾琮回府,刚入内院,便见各处房舍和抄手游廊,都有丫鬟婆子进出,显得十分繁忙。

闲置房屋楼阁,开始掸尘清扫,各处游廊在悬挂彩灯,常用堂屋厅堂在拆洗帷幔窗屉,四下已洋溢过年气息。

这几日他作为和议掌记,整日忙忙碌碌,协助王士伦丶顾延魁两位上官,完成两邦和议诏书签署。

至今日日落前,两邦和议诏书经双方主官签署,并经内阁披红,司礼监上奏用玺,诸般程序都已完备。

明日早朝将当庭宣读和议诏书,以此昭告天下,大周和蒙古从此睦邻互利……

早朝之后,朝廷会在宫城紫光阁,宴请残蒙使团成员,皇帝自然不会出席,由王士伦丶顾延魁主宴。

之后残蒙使团便会辞宫离京,两邦和议就此落幕完结,贾琮这个和议掌记,也算正式完成使命。

但是,大周和鄂尔多斯部边关互贸,还在秘密紧锣密鼓推进。

……

贾琮进了自己院子,看到不少粗使丫鬟和婆子,正在各处掸尘打扫,英莲和龄官来回指点调配。

豆官给打扫婆子提拎水桶,只是人小力弱,挣得小脸通红,晃得到处是水,也不知是在帮忙还是玩耍。

堂屋中芷芍正坐熏笼旁做针线,穿着淡紫撒花缎面对襟,牙白绣梅折枝棉裙,脚上穿粉底绣花棉鞋。

银针微挑,云鬓墨染,钗簪生光,娴雅俏美,颇为养眼。

她见贾琮进来连忙起身,帮他脱下官服,换上家常衣袍,整理拉扯衣角,满是细腻体贴。

贾琮问道:「芷芍,怎麽个个都在,就没见晴雯人影?」

芷芍说道:「方才篆儿过来叫她,说邢姑娘找她有事。

二姑娘也让人传过话,让三爷回府,去她院里走一趟,三爷要的东西都置办了,让你过去瞧瞧是否妥当。」

贾琮笑道:「我正惦记这事,后两日就要用到,二姐姐手脚倒快,已帮我置办好了。」

……

等芷芍帮他整装完毕,贾琮一路去迎春院里,刚进入院子,便听到史湘云清脆飒亮的嗓音。

「二姐姐,三哥哥怎麽送人这麽多香皂,这得用上好几年了。」

迎春说道:「这是琮弟送那位蒙古王子,就是往咱家送过猎物的那位,塞外买不得这东西,所以会多送些。」

史湘云出身勋贵世家,多少知道些忌讳:「三哥哥结交蒙古王子,会不会招惹闲话?」

贾琮走进堂屋,笑道:「还是云妹妹细心,不过不用担心,我和诺颜交往,涉及议和之事,宫中是应允的。」

堂屋地上放了四口箱子,都已一一打开,迎春说道:「琮弟要的东西,都帮你置办好了,瞧瞧可还妥当。」

第一口箱子整齐堆迭鑫春号香皂,还放了各式香水丶牙刷牙膏等物,按这些东西市价,这一箱就值四五百两。

第二口箱子放了上等绸缎丶扇子丶香袋丶茶具杯盏各式上等瓷器,光彩华润,十分精美,都是中原江南产物。

第三口箱子放了各类笔墨纸砚,还有一些整套的经史子集丶野史杂书丶流行的戏曲话本。

最后一箱放的却是各类南北乾货丶腌笃腊味等风味吃食。

……

贾琮仔细查看箱子东西,笑道:「还是二姐姐周到,这些东西置办的细致,十分合我心意。」

迎春笑道:「琮弟,想来那位蒙古王子,是个快马弯弓之辈,该送些刀剑之物才匹配。

你送的些香皂香水也就罢了,怎连中原书本典籍和吃食都送,人家能受用习惯吗?」

贾琮笑道:「二姐姐有所不知,这位蒙古王子与旁人不同,他母亲便是汉女,他有一半汉人血脉。

他从小得母亲教导,读书写字,满腹汉学,可是个文雅之人。」

迎春知道兄弟才学卓着,能被他称为文雅之人,这蒙古王子多半学识不俗,心中多少有些惊讶。

贾琮继续说道:「他还是个雅善美食之人,熟悉江南风味菜肴,多半他母亲出身江南,所以从小受了薰陶。

所以才送这些南北腌笃之物,即便是长途跋涉,也能妥当保存,想来远游之人,必定会中意这些东西。」

此次议和之事,诺颜台吉乃是要紧人物,我与他相处默契,临别致意也该如此。」

迎春知道清楚兄弟脾气,对皇差公事一向精到细腻,不然也不会立下许多功劳。

但他对这位蒙古王子这般用心,自然是署理皇差所需,只怕私下也很看重对方。